•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已更新)论说靶向药——(之二十二)补白:关于新药、T790和MET(第45页)

    [复制链接]
1049754 765 憨豆精神 发表于 2013-1-3 21:45:12 |
ttl321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13-1-7 14: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和我们之前的情况一样,现在看来,特除了在脸上弄出一堆皮疹来,好像没有别的作用了。医生的建议也是化疗,但我家的已经坚决不做了。准备试别的靶向。

点评

不知你家最近换什么靶向药了?我家也不会再做化疗了,想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3-3-21 21:03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fei  小学五年级 发表于 2013-1-7 1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苏州
ttl321 发表于 2013-1-7 14:29
和我们之前的情况一样,现在看来,特除了在脸上弄出一堆皮疹来,好像没有别的作用了。医生的建议也是化疗 ...

听你这么说,我更担心了。如果失败,医生的方案是力比泰+特,我看了下这里的帖子,好像有说到这个方案并不很有效。
别的靶向药也不知道哪里买啊??有知道的么,请短我啊!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与爱有别  大学三年级 发表于 2013-1-7 2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与爱有别 于 2013-1-7 22:31 编辑
与爱有别 发表于 2013-1-7 08:38
另外,最近看到很多病例,主要是抑郁症患者得NCSLC,这部分患者,在服用靶向药同时,服用抗抑郁药,似乎可以 ...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NP)是难治性癌痛最常见的病因。MNP首选抗抑郁药治疗。某些抗抑郁药不仅可以有效处理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还可以作为癌痛的辅助治疗,并且对MNP可产生独特的效果。
-------------------------------------------------------------------------------------------------------
一项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化疗药物5-氟二氧嘧啶和吉西他滨(常用于治疗结肠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症)激活蛋白质复合体NLRP3。此活化会导致免疫细胞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这种细胞因子 “扭曲”淋巴T细胞的免疫应答,并导致产生另一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IL-17),IL-17有促肿瘤血管生成的属性。

研究结果使人们有可能确定炎性激活限制化疗效果的机制。现在面临的挑战是,我们是否可以防止免疫反应的激活。就此,研究人员实验了两种不同的策略。

首先测试两种抗癌药物对炎性体NLRP3或细胞因子IL-17缺陷小鼠的作用。在这些情况下,研究人员发现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实际上增加了,表明这两种元素(NLRP3和IL-17)实际上是抑制了化疗药物作用。

第二个策略是使用IL-1β抑制剂治疗小鼠。在这里,化疗药物抗癌作用再次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针对炎性体和IL-1β,联合两个化疗药物可以改善增强化疗药物的有效性。

----------------------------------------------------------------------------------------------
发表在11月28日的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杂志的研究报告证实CLD细胞癌变可以促进慢性炎症。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抗发炎特性和广泛使用防止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包括阿司匹林和非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正在被研究是否能成为癌症化学预防剂。非甾体抗炎药已被证明对某些癌症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然而,NSAID的使用和HCC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为了研究这种关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人员观察了300504名男性和女性,年龄在50~71岁之间,追访研究他们阿司匹林和非阿司匹林NSAID的使用情况,共随访10~12年。参与研究的人员使用阿司匹林肝癌的风险降低了41%,CLD的死亡风险降低45%,而那些使用非阿司匹林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人慢性肺病的死亡率降低26%,但肝癌的风险未降低。作者总结说:这些结果突出证实了使用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化学预防肝癌和CLD。
-------------------------------------------------------------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化疗结合靶向药物selumetinib比单独使用化疗药物对KRAS的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更有效。

共87例患者参与了新的II期临床试验,这些KRAS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化疗是失败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selumetinib和化疗药物多烯紫杉醇治疗或只接受多烯紫杉醇治疗。

结果发现,selumetinib组37%的患者肿瘤收缩,而只接受多烯紫杉醇治疗的患者肿瘤未见收缩。接收selumetinib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癌症开始恶化前,存活位数为5.3个月,而些只接受化疗患者中位数为2.1个月。在selumetinib组患者存活时间为9.4个月,多烯紫杉醇治疗组患者为5.2个月,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selumetinib和多烯紫杉醇协同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治疗带来一些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缺乏症),发烧,呼吸急促等。研究人员和医生将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机制降低副作用。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杂志上。利用肿瘤患者切除的肺癌样本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许多EGFR突变患者也表现出高于正常水平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N14)。

研究人员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可以导致FN14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增加。该研究小组还发现,而过度表达的FN14能增强肺肿瘤的形成和转移,抑制FN14减少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

研究数据表明,FN14可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因此,FN14可能被证明是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类型肿瘤的治疗靶标

FN14基因已被发现在其他类型肿瘤中升高,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和某些类型的乳腺癌,表明FN14可能是癌症的治疗靶点。
--------------------------------------------------
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奥斯陆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该酶可以修复组蛋白的甲基标记,2011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人员证实新发现的酶是重要的癌症细胞促动因子,帮助癌症细胞传播和入侵其它组织。

奥斯陆大学最近还揭示了另外未知八个酶,研究结果还表明这些酶使用甲基标记改变某些癌症蛋白质促进癌症细胞转移。
------------------------------------------------------------------
而CYP3A酶可以对异源物质等去甲基化和羟基化,去甲基化的DNA可以重新激活转录活性,那么去甲基化的某些药物是不是起到了激活抑癌基因的作用?
如果P450酶能通过其结构中的血红素中的铁离子传递电子,氧化异源物,增强异源物质的水溶性,使它们更易排出体外,那么反而降低了血药浓度。
抑郁症患者细胞代谢水平较低,细胞缺氧情况严重,有毒代谢增加。
我以前做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培养时。到了30代以后,在缺氧缺营养的情况下,细胞内毒性颗粒就会出现,进一步进展的话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核出现异质性。这是不是可算癌前病变?但在更换营养液后,早期病变的细胞能够恢复正常状态。
抗抑郁药的治疗,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是不是促进了正常细胞的成长,抑制或者转化了癌变或正待癌变的细胞?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与爱有别  大学三年级 发表于 2013-1-7 22: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与爱有别 于 2013-1-7 22:28 编辑

1、在细胞膜上
癌细胞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蛋白质的合成,然而,癌细胞在合成蛋白质时,则必须从健康细胞中夺取门冬酰胺,可是,与门冬酰胺共生的门冬酰胺酶却能控制癌细胞的生长,这是它无法克服的第一个矛盾。
  在大量的科学验证明,人体内每个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着一种cAMP(环式磷酸腺苷)的物质,这种物质是控制或调整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成份(并不因为癌化而消失),有趣的是cAMP还有一个最显著的能力,就是使癌细胞变成健康细胞(这是难能可贵的)。
  癌细胞的表面有一种肿瘤抗原(CEA),它能生成相应的抗体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这种自我免疫力是癌细胞与生俱来的又一矛盾。
2、在细胞质中  美国科学家谢伊1994年12月发现癌细胞中有一种能使癌细胞不断复制并保持其遗传特性的酶(Telomerase)。此酶的活性若被抑制和破坏,癌细胞的复制工程,也只好终止和结束。
3、在细胞核内  当代分子生物学的卓越成就,已经证实了细胞核结构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在链腱排列上发生了改变时,就能立即向RNA发出“遗传信息”的变异电报,于是细胞就发生了癌变,然而,在细胞核中还存在着一种与之特性相反的逆转录酶,这种逆转录酶的作用是使RNA再把自己所收到的DNA发来的变异电报返送回去,迫使DNA恢复正常的复制功能,这样,癌细胞就变成了健康细胞。
   现在医学家认为: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原癌基因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为了“管束”它,人体里还有抑癌基因。平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维持着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会变大,而抑癌基因却变得较弱。因此,致癌因素是启动癌细胞生长的“钥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学物质等。多把“钥匙”一起用,才能启动“癌症程序”;“钥匙”越多,启动机会越大。我们还无法破解所有“钥匙”,因此还无法攻克癌症。

生物学原理
  癌细胞与胚胎细胞类似(形态、功能、代谢),具有鲜明的生物学行为,癌细胞是细胞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成的,特别具有反抗性。由于细胞癌化之后,反馈控制减弱或消失,它变得无正常规律,一旦遇到不利的条件(刺激、中伤)它就能转移,甚至隐匿起来(癌的癌细胞就有这种不吃不动的休眠、假死本领,由分裂增殖期迅速进入GO期,任何药物都对它没有什么疗效),癌细胞怕热(热敷有利于消散),癌细胞代谢力强,吸收多,排泄的也多,对机体破坏性很大。
  针对癌细胞的这些习性和特点,若能因势利导,予以满足,由可随机而安。这就为药物的选用提供了特定性的先决条件,投其所好,大补气血,不仅可以减轻它对机体的伤害和破坏,并增强机体的内在抗力,还可以调动和增强癌细胞细胞自身逆转因素的活性,使之变为健康细胞。

生化学原理
  中国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癌症研究家戴乾环在他的致癌“双区理论”和“转录基因”研究成果中,也进一步证实了“致癌作用的关键步骤是互补碱对之间的交连”(《人民日报》1993年8月15日)、“致癌的机理则是互补移码变异”并且,戴乾环还通过大量的量子化学计算法,发现“化合物在体内发生致癌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它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两个活泼的烷化反应中心,这两个中心间有利于致癌潜力发挥的最优距离为2.8-3.0埃米(1/1000000厘米),这个距离正好与体内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股间互补碱对负性原之间的距离相吻合”。我认为,既然“互补移码变异”可以使DNA的结构发生变化,使癌细胞化,同理,如果我们所施用的进入人体的化合物不是“容易癌化”(其烷化反应中心间距在2.8-3.0埃米)的严硝酸盐或3-4苯并芘之类,而是两个烷化中心间距大于或小于2.8-3.0埃米的且能更活泼的与之化合而使之游离出来的阿斯匹林氯奎林、奎林之类,那些么,DNA就还原了,癌细胞就又变成了健康细胞。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促使细胞癌化的物质(DNA互补碱对负性原子上的结合物)并不稳定,很容易与烷化中心间距不相同(大于或小于2.8-3.0埃米之间的物质组成新的物质集团,而游离出细胞之外。这就是说,烷化中心间距在2.8-3.0埃米之间的物质可以致癌,而化学活动性强的烷化中心距大于或小于2.8-3.0埃米之间的化合物却又能治癌而使癌细胞转化,这是戴氏“双区理论”的演绎,决不是凭空的假设和虚幻的臆断,这是戴氏对人类的特大贡献。
  生理学原理
  人体免疫系统在保卫机体和排除异已、维持静态平衡方面,不仅活泼而积极,并且具有强大的威力。这种免疫机制,不光不给癌细胞提供合适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反而能促使癌细胞的自峰逆转因素相对强化、间接地使之逆转,同时,还会直接地干扰、阻止癌细胞的复制,甚至杀死癌细胞,因此,使用药物调动人体的内在抗力是治癌工程中的核心和关键。
  调动人体各大脏器的统一制癌能力,全方位地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组织免疫,在促进癌细胞逆转的治癌过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达尔文的器官相关定律表明,一个器官受损,就会影响多个器官受牵连。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治癌过程中不能忽略这一点。


  癌细胞
癌细胞的转移可能是因为唤醒了身体中沉睡的胚胎发育相关转录因子所致。
  一般来说,癌细胞进行转移会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侵犯(invasion),这个阶段中癌上皮细胞会松开癌细胞之间的连接,使得癌细胞“重获自由”而能移动到其他地方去。
  第二个阶段称为内渗(intravasation),癌细胞穿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内皮进入循环系统。
  第三阶段称为外渗(extravasation),在这个阶段当中,经过循环系统之旅洗礼的幸存者,会穿过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到达其他的组织。
  最后的阶段就是这些癌细胞的新大陆移民,在其他组织当中繁衍茁壮形成转移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癌细胞转移有以下几个:
  淋巴道转移-常见于各种癌,侵入淋巴管的癌细胞随淋巴首先到达局部淋巴结,继续发展可转移到邻近或远处淋巴结。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可转移到锁骨下和锁骨上淋巴结,甚至对侧腋窝淋巴结。
  血道转移-常见于各种肉瘤、内分泌癌和未分化癌,直接侵入血管或经淋巴管再入血管的瘤细胞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脑、肝和骨。胃肠道癌常转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至骨。
  种植转移-从肿瘤表面脱落的瘤细胞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发生的种植性生长,由于重力的缘故,往往种植在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肠膀胱窝、颅底等处。

点评

癌细胞的表面有一种肿瘤抗原(CEA),它能生成相应的抗体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这种自我免疫力是癌细胞与生俱来的又一矛盾。  发表于 2015-8-28 08:18
很幸运,戴老师曾经亲自教授过我们有机化学,只是当初确实有点不太理解双区理论,只是永远记得他因被国外以类似双区理论的论文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遗憾和愤慨,戴老师做的贡献还有开发的铂类化疗药,怀念戴老师  发表于 2013-1-9 08:26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与爱有别  大学三年级 发表于 2013-1-7 22: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与爱有别 于 2013-1-7 22:38 编辑

憨叔,对于您对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结果的猜测,不知道你对接触的病例有没有记录。如果有的话,做的论文可以拿奖。统计到一个大样本的话,是可以作为循证医学证据的。

点评

憨兄对我国抗癌治疗的贡献不可忽视!因人体差异性,医院临床统计结果很不全面,并且站位不是患者角度,仅仅是单药品的学术方面。  发表于 2013-5-10 15:52
你对我的文字别那么重视,那只是一个肺癌病人不甘早死自行试验后总结的东西,与你读到的规范的科学论文不是一回事。我对病例全不记录,觉得没意义,因为我不是科学工作者,对什么奖更毫无兴趣。学术的事留给别人做吧  发表于 2013-1-9 15:20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吉利牛  初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13-1-7 2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憨哥,请给我们扫扫盲. 基因突变和免疫组化有什么区别? 临床检测上具体有何区别?

点评

很实用的憨豆精神理念:不强迫自己去弄懂不懂的东西,而是借用不懂的东西找出一些有益的东西。  发表于 2015-8-28 08:24
你也在给我出难题。我只知道基因变化与吃药关系不大,免疫组化与吃药关系甚大。至于其他蛋白基因之类,我连看也看不懂。我采用实用主义,不强迫自己去弄懂不懂的东西,而借用不懂的东西,找出一些有益的东西。  发表于 2013-1-9 15:25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南宁阿梁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3-1-8 0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
病友给我的感觉是,2个+还不够,非常好要3个+。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姣姣  高中二年级 发表于 2013-1-8 09: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可我们肝癌的靶向药效果远没有肺癌那么乐观。

点评

这倒是真的。这与肝癌大多VEGF阳性而EGFR阴性有关,抑制VRGF的药的副作用集中在血管、骨髓,使人很难持久吃下去;有些能持久吃的,又无效。  发表于 2013-1-9 15:27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糖果色  初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13-1-8 10: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继续关注········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老菜  初中二年级 发表于 2013-1-8 1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感谢憨叔,不知免疫组化MC(+), Vimentin(+) 这两天有什么靶向药没

点评

这与靶向药无关。  发表于 2013-1-9 15:28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