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疼痛是白血病患者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晚期疼痛,而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发白血病患者病例,每天都有众多白血病患者饱受着疼痛的折磨。 白血病疼痛护理在癌症疼痛的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效果直接决定了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白血病患者晚期疼痛护理技术概况做一系统性介绍, 希望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做好白血病患者晚期疼痛护理工作,帮助晚期白血病患者积极应对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3 L' H4 [+ q e+ S" O( D0 R+ t- r" ?/ G: h9 E
8 |' Z# I" ]( |* B; U; e
1 疼痛简介
3 v8 N t! Q5 c3 k
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疼痛,癌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 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 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大部分白血病患者因患“绝症”后的心理改变、对白血病知识的缺乏、家庭社会生活的改变加重了白血病患者的躯体疼痛,故对晚期白血病患者的医疗护理不仅需要有效的镇痛治疗,还需要针对白血病疼痛的特殊护理,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及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V' o- o( Y+ m% k: O3 ~+ y
2疼痛评估 0 c% _9 k7 w; K8 ]6 w; d
2.1 疼痛的分级 : 0级:无疼痛。 Ⅰ级:轻微可以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饮食、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Ⅱ级:中度持续或阵发性疼痛,可短时耐受,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Ⅲ级:不可忍受的重度疼痛,疼痛剧烈、持续,活动受到限制,睡眠、饮食受到严重干扰,必须服用止痛药。中晚期白血病患者大多都是疼痛Ⅲ级。 / [$ b( x L' y7 p9 ~, K9 n4 W
2.2 建立疼痛护理单:疼痛患者建立疼痛护理单对疼痛的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疼痛护理单的内容包括 :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疼痛的分类 ;入院时疼痛的情况( 有无疼痛、周期性疼痛、活动性疼痛还是持续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出现的日期、时间、部位、活动情况、疼痛评分 ;疼痛评估量表选择 :有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数字评定量表、词语描述量表; 1 _% e1 q& s9 _5 G8 b
2.3 鼓励患者主动报告疼痛 :有很多患者不愿如实报告疼痛, 误认为疼痛是白 血病晚期不可避免的症状, 担心用药后成瘾, 以及用药后一旦疼痛加重再用药无效。对于此类患者,应主动做好疼痛护理的解释工作,鼓励患者主动报告疼痛,同时应做好疼痛观察工作。
; Y+ q& q$ N* l6 d
3药物镇痛法
& o' u7 a' D, Q6 Q0 C, v6 M
3.1 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 :
5 r1 e2 q# ]7 S9 A) O0 y4 h
①止痛药物可选用口服、舌下含服、连续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连续静脉给药等方法。尽量口服给药,便于长期用药,可以减少依赖性和成瘾性。白血病患者用药的增加多为病情发展和药物身体耐受的表现,不应视为成瘾。 ②有规律按时给药,下一次剂量给予应在前一次药物作用消失之前,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而不是出现疼痛时再给药。 ③按阶梯给药,根据WHO 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 ④用药应该个体化: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止痛药物。根据患者对麻醉药物敏感度的差异,正确掌握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 7 u" Y9 a" x8 _$ }; X! z
3.2 癌性疼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疗法”:
' L! h$ X4 n( i5 J; M, |$ U
①第一阶梯——非阿片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等,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 2 Y) N% I$ v& i$ [2 ]7 F, v& T
②第二阶梯——弱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意止痛时或中 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可待因,一般建议与第一阶梯药物合用,因为两类药物 作用机制不同,第一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第二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二者合用可增强镇痛效果。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辅助药。 ! O: C" J! {$ L9 W
③第三阶梯——强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癌性疼,当第一阶梯 和第二阶梯药物疗效差时使用,主要药物为吗啡,也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
# p0 Q3 R l" t% ?9 q; c# x
3.3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三阶梯止痛方案的基本原则和麻醉止痛理论知识,掌握药物止痛的实施原则,患者用药后,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9 q$ E: s' R- x3 I/ l( o6 Q6 s
4 疼痛的心理护理 4.1 一般心理护理 : 要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病人建立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 鼓励病人表达其疼痛的感受及对适应疼痛所做出的努力; 尊重病人在疼痛时的行 为反应,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位置上理解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引导 患者,告诉患者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烦躁和忧虑只会加重疼痛,对患者进行 心理疏导,使其情绪稳定,有助于帮助减轻疼痛。 % _. m- {" t9 t) C3 T
4.2 心理暗示止痛 : 通过心理暗示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如告诉患者如何配合治疗、认真完成必要的康复训练等,以此达到止痛的目的。 2 O' A% @* R/ M9 T) _7 ?, Y
5 减轻疼痛刺激止痛法 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刺激。如进行清创换敷料、洗胃灌肠导尿等护理操作时应给予支托协助,使其保持舒适体位,减少疼痛刺激。
% n; S) `# V& [4 q: h. e/ N
6 转移注意力止痛法 把病人的注意力引开以减轻其疼痛的感觉,这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可通过谈话、看有趣小说、陪同散步、谈心、听音乐或集中精力想象并描绘一幅美好的图景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
6 v1 C; V0 `5 e3 z( ?4 s
7 放松止痛法 全身松弛可给人轻快感,同时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对于缓解慢性疼痛效果显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如姿势要正确、注意休息、环境安静等,可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放松的目的。可让患者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欠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自然平卧,放松腹肌、背肌、脚肌,缓慢作腹式呼吸。也可让患者在幽静环境里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吸气和呼气,并随呼吸数1、2、3......’全身变软。
6 h7 J+ g, f; Z( w/ j! b$ ~6 l
8 物理止痛法 通过刺激疼痛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减轻肌肉紧张,炎症及痉挛引起的疼痛。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物等;也可采用湿敷法,如用湿毛巾作冷湿敷,或用65℃热水袋放在温毛巾上作热敷,20min/次。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盲目采用此法。 / i9 v- N1 x6 j
9 音乐止痛法
% K8 q+ A7 S& T$ g; w _, `* D
音乐疗法具有辅助镇痛作用,能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降低药物的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音乐发挥其辅助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于大脑皮质上的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位置相邻,而音乐刺激造成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的痛觉中枢,从而明显地降低疼痛。同时音乐能影响大脑右半球使垂体分泌具有止痛作用的内啡肽,导致血液中的内啡肽含量增加,通过该途径也可发挥明显的镇痛作用。 8 L$ x A+ q; H5 a
10 建立家属支持系统止痛法
! w! W( x" b$ t5 a
医护人员在积极治疗护理患者的同时应向家属宣教卫生健康和心理教育,使他们增强信心,配合医护工作。调动家属对患者的鼓励和支持,使病人心理得到安慰,增强信心,缓解疼痛。
$ h; E. q; @3 }6 K" E$ o& R |